冶金工业的成就(中国冶金史上的成就)
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营业绩
在国际排名方面,中冶集团在全球承包商排名中位列第12位,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位列第32位。在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,中冶集团位居第296位,较上年上升19位,并首次进入福布斯2010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,位居399位。此外,中冶集团还被誉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示范基地。
此外,集团旗下的锡铁山矿,由华冶资源开发公司运营,采矿综合效率高,贫化率15%,损失率仅6%,采矿能力每年下降速度优于国内平均水平,年出矿量超过1300吨,供应能力已超过建矿能力的150%,在国内铅锌矿山供矿能力中位居第一。
中冶集团自成立初,就定位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,作为中国冶金建设系统唯一的对外经营窗口,我们在国际上打造了“中冶”品牌,本着“诚信第一”、“质量第“用户第一”的宗旨,在海内外EPC工程总承包、资源开发、技术装备制造、房地产开发、纸业等项目中铸就无数辉煌。
中国中冶(601618)是一家在中国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,全称为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。该公司是由中冶集团与宝钢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,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。中国中冶的经营范围广泛,涵盖了国内外各类工程咨询、勘察、设计、总承包以及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。
简述中国古代在冶炼、纺织、制瓷等手工业部门中的主要成就
1、在中国古代的冶金领域,商周时期青铜冶炼达到鼎盛,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逐渐兴起,两汉时期则见证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的诞生,南北朝时期灌钢法的发明更是推动了冶金技术的发展。 制瓷业起源于新石器时期,当时的陶器制作已经颇具规模。
2、冶金技术 商周时期青铜冶炼鼎盛,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开始发展,两汉时期已经高炉炼铁、炒钢技术,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。制瓷业 新石器时期开始制作陶器,到了东汉技术成熟,开始生产青瓷;魏晋南北朝制成白瓷,为制瓷业开辟广阔前景。
3、冶金技术:在中国古代,冶金技术的发展历程中,我们可以看到从原始社会晚期的冶铜技术,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冶炼鼎盛,这一时期的三件代表性器物是商代晚期的司母戊大方鼎、四羊方尊和西周晚期的毛公鼎。到了西周晚期,冶铁技术开始出现,而两汉时期则见证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的发明。
钢铁工业的取得成就
目前,中国冶金工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提高到30%左右。CSP世界上只有20余套,而中国已在珠江钢厂、邯钢和包钢拥有3套。
“十二五”钢铁工业主要成就: 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“十二五”时期,我国粗钢产量由5亿吨增加到3亿吨,年均增长12%。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%提高到97%。
工业成就:- 1953年底,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刚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,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进步。- 1956年,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功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,这是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,展现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诞生。
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,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,迅速地改变着社会上生产与生活的面貌。由于使用电力,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,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,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,进入到钢铁时代。
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,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,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 工业成就:-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的建设,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重大进步。-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,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。- 沈阳第一机床厂的投产,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。
功不可没的冶金工业部
1、冶金工业部经历了多次机构调整,从1979年的16个司局到1998年的国家冶金工业局,见证了从行政管理到行业自律的转变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冶金工业部的职能逐渐转移至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资委以及钢铁工业协会,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。 这些成就的背后,离不开无数冶金人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。
2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努力,十七冶已经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重要力量,参与了马钢、宝钢、武钢和莱钢等大型钢铁项目的建设,对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。同时,他们在交通、建材、能源、化工、轻纺、旅游、环保、有色和城市建设等多个行业都有深入参与,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。
3、武术需要靠谱的武术指导;绘画需要靠谱的艺术老师;工业也需要配套的工程指导。我们翻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,看苏联人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帝国。 苏联的工业化起源究竟在哪儿? 坚厚的基础 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认为苏联和中国一样,在旧时代「 ”一无所有”。
4、在这方面,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样功不可没。1951年二三月间,由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的全国工业会议决定:在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行政管理工作上实行厂长负责制,但实行厂长负责制应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。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条件下,实现这种结合对于企业的民主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5、中国机械工业可向各行业提供高水平的大型成套设备,包括大型燃气轮机、大型抽水蓄能机组、核电机组等发电设备,超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,大型冶金、化肥和石化成套设备,城市轨道交通设备,新型造纸和纺织机械等。中国机电产品已成为外贸出口的支柱产品,1996年至2003年,连续八年保持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的地位。